溫哥華的移民是一波波的,早十幾年前的那一波是台灣人多,
從老移民的口中,我知道了在那個時期,溫哥華到處都見得到台灣人,
在超市裡、在百貨公司大賣場、甚至在公園裡,都聽得到台灣話,
只是那些時候的移民多以小孩的教育而來,等到小孩們都完成學業後,
移民們也就回流台灣,現在溫哥華真的難得聽到有人在講台語。
我們沒有趕上那個時候,現在這個時候溫哥華的華人移民大都是從大陸來的。
我對「國內」來的人沒有意見也沒有偏見,都是同文同種的人嘛!
因為天藍上課的關係,我也認得了好多位大陸同胞,
平常的交流就像普通朋友一樣地自然,久而久之,還挺喜歡他們的。
天藍去唱歌的教會也是以中國人為主,我們好像是唯一的台灣家庭,
有時候甚至會覺得我們是住在上海的某個小區裡,每天見到的中國人要比西人多得多。
那天參加教會辦的運動日,更是強烈地有這樣的感覺。
運動日是在七月四日,和天藍同班同學Borna的生日會是同一天,
所以那天天藍和Daniel都很忙,忙著在參加生日會後再趕赴運動會,
那天稍早之前,天藍還先去上了堂游泳課,上完課後才去生日會的。
我們大人覺得這樣玩應該很累,但這兩小子可是累得不亦樂乎呢!
不曉得這是教會第幾次辦運動日,看起來是有些經驗不足,
光是報名整隊就花了好久的時間。
我們是不急,有什麼好急的?
不過就是小朋友快快樂樂的團體活動,毋需講求速度和效率。
來了溫哥華之後,心態有些調整,從急躁轉變慢活,這是被迫不得不的改變,
如果不改的話,每天可是都有可能會被氣炸的。
尤其是在大排長龍的洋人超市裡,收銀員還在跟顧客一個個聊天問好,
你真的不要急不要生氣,這就是「溫哥華慢吞吞」的生活步調。
在台灣,老板是請你來上班不是請你來聊天的,
那種「愛開講」的店員,應該早就被炒魷魚了吧!
說是運動日,其實也沒做什麼運動,
就是在教會義務幫忙的幾個大學生帶小朋友做做大地遊戲,
我喜歡這裡的大小孩被鼓勵養成志願服務社會的好習慣,
這其實是應該被好好利用的龐大社會資源。
大學生能做的事很多,
天藍上的游泳課、體操課和溜冰課,就都是領有合格執照的大學生來當老師的,
而在街上募捐、在大型展覽會上也都看得到這些大學生甚或是高中生。
UBC的游泳池裡還常看到義務幫忙的大學生,帶領心智障礙的學童在泳池裡游走。
最近發現一個網站(Big Brothers Of Greater Vancouver)很有趣,
是有些大哥哥大姐姐志願每星期抽出固定的時間,
來陪伴小朋友騎車、爬山、看電影、參觀博物館或就只是聊聊天。
這樣的義工內容很有意義,施與受兩方一樣都有收穫。
反觀我們台灣的大學生就普遍沒有這樣服務精神,
其實也是被整個教育制度所害,
學生只要讀書就好,其他什麼都不用管,
很多死讀書的學生都成了家裡的負擔,更別說要去服務關懷需要幫助的人了。
運動日這天,大哥哥大姐姐只帶幾個簡單的大地遊戲,但就讓小朋友樂翻天。
先是大漁網抓小魚,假裝有個大漁網會來抓游來游去的小魚,
不想被抓到的小朋友,個個就像魚兒那樣鑽來溜去的,就怕被抓到。
也有人喜歡被抓到,然後也成了大漁網,也可以來抓其他人,
但那多半是小女生,小男生則是奮力抵抗得多。
第二個遊戲是跳圈圈,小朋友輪流在幾個呼拉圈之間跳躍,
最後跳高輕打汽球後,再跳回起點換下一個小朋友。
這是兩個隊伍的比賽,但是小朋友似乎不太了解比賽的意義,
很多人都脫線演出,亂跑亂跳一通。
最後玩老鷹抓小雞的時候更好玩,有幾隻被抓到的小雞不服輸,
有些惱羞成怒地反攻擊當老鷹的大哥哥,現場就更是一片混亂了。
三個遊戲都玩完後,小小朋友去觀摩大一些的小孩玩拔河比賽,
他們在旁邊當啦啦隊,奮力地幫忙加油。
最後來個大合照,就是運動日的結束,
但這不過是短暫的休息,吃過晚飯後,他們又進教室一起唱阿門了。
★★不讓你抓到的運動會照片★★
- Jul 17 Fri 2009 03:48
★★【溫哥華】不讓你抓到的運動會 ★★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